中國專利第一人邱則有發(fā)明了什么東西
他研制成功GBF蜂巢芯,將受力性能最好的工字梁與用料最省、最經濟的蜂巢結構原理運用到建筑結構體系中,打破了國內外傳統(tǒng)的結構模式,創(chuàng)造了一種力學性能更加合理、技術效果更好的空心樓蓋技術。
空心樓蓋技術,簡單來說就是“蓋房不用梁”。
他申請的專利幾乎包括了空心樓蓋領域所有基礎和實用的技術,6年申請專利3900多項,成為了中國專利第一人。
業(yè)界流傳著這樣兩句話:湖南有兩“父”,雜交水稻之父和空心樓蓋產業(yè)之父;湖南有三超:超級水稻,超級女聲,超級專利發(fā)明人。
“空心樓蓋產業(yè)之父”和“超級專利發(fā)明人”,說的是同一個人:邱則有。
在中國,提起“專利”,邱則有是一個繞也繞不過去的名字。從專利數(shù)量上來看,他申請發(fā)明專利7000多項,授權專利2000多項;從比較的角度來看,沒有任何一家企業(yè)擁有的專業(yè)數(shù)量可以與邱則有相比肩;從維權的方面看,邱則有打了最多的維權官司,勝訴的比例高達90%以上……
當別人還沒有意識到專利的重要性的時候,他已經開始了專利領域的跑馬圈地,到2007年,他就已經編織好一張囊括22個產品系列的專利網(wǎng)。當別人剛意識到專利的重要性的時候,他已經開始做專利戰(zhàn)略,“狼群戰(zhàn)術”屢戰(zhàn)屢勝……他是名副其實的中國專利第一人。他說:“專業(yè)上別人是專家,專利上我是專家。”
空心樓蓋之父
邱則有與專利的結緣,其實是個偶然。
1984年,邱則有從遼寧建筑工程學院(現(xiàn)為沈陽建筑大學)畢業(yè)以后,分配到湖南省建材研究設計院。國有研究院薪酬高,福利好,邱則有做得風生水起。但是,他漸漸地感到設計院無法滿足他做一番大事的理想。1995年,他辭職下海,與妻子共同創(chuàng)建長沙巨星輕質建材股份有限公司。
當時,中國銀行湖南省分行在建國際金融大廈的時候,想做空心結構,但是沒有技術,更沒有經驗,他們找到邱則有,尋求解決方案?!拔覀兙烷_始做研發(fā)。核心是做產品,幾個月后,我們把產品突破了,突破以后,發(fā)現(xiàn)在應用上還有很多麻煩,第二次試驗的時候失敗了……”但是邱則有很快找到了解決辦法,他更換樓層繼續(xù)試驗,在21~38層采用空心樓蓋結構,終于成功,這是空心樓蓋技術第一次在高層大樓建設中使用。
邱則有研制成功的空心無梁樓蓋技術解決了建筑領域的世界性難題。這項技術的原理是在現(xiàn)澆鋼筋砼樓蓋結構中,采取埋芯(非抽芯)成孔工藝,在樓蓋內每隔一定間距,放置圓形或方形或梯形或異形GBF高強復合薄壁管(盒),然后澆灌混凝土,從而形成了類似無數(shù)小工字梁受力的現(xiàn)澆多孔空心板或以密助形式受力的現(xiàn)澆空心板。
號稱“三湘第一樓”的國際金融大廈竣工后的統(tǒng)計數(shù)據(jù)表明,使用無梁樓蓋技術,直接降低大樓建筑成本,節(jié)約投資610萬元,施工進度加快了50%。有專家保守估計,使用該技術建造高樓每平方米可降低綜合造價120元,施工進度提高一倍。2000年,我國建筑業(yè)現(xiàn)澆砼樓板面積已達42億立方米的規(guī)模,若僅在30%的面積采用該技術,即可為國家節(jié)約投資1516億元。
但當時的邱則有還沒有為自己的成果申請專利,技術最終被偷。邱則有大夢初醒:“他們可以挖你的核心技術人員,可以偷你的商業(yè)秘密,技術是無密可保的,唯一的辦法就是以技術公開為代價,申請國家專利,得到法律的保護?!?/p>
1999年,他將自己的空心樓蓋技術成果,包括新材料制造技術、新結構體系技術、施工技術三個科學范圍21項自主發(fā)明,全部申請了專利。
麻煩接踵而至——申請了專利,打贏了官司,但還是保護不了自己。由于缺乏專利知識,邱則有提交的專利申請非常膚淺,發(fā)明成果不會總結,不會將有形的產品提煉成無形的專利權利,自己撰寫的專利權利要求書和專利說明書,不是保護范圍過寬就是過窄。邱則有痛定思痛,一方面請專利代理人撰寫專利,一方面培養(yǎng)自己的維權律師,一方面強化自己的專利知識。“我可以把《專利審查指南》的幾個主要章節(jié)背下來,你不弄明白,是不行的?!?/p>
2001年,邱則有開始做專利戰(zhàn)略?!斑@應該是我們做專利的轉折點。不是簡單的申請,而是研究專利?!薄皩@挥杏脩?zhàn)略戰(zhàn)術的觀點,進行布局,同時進行產業(yè)的研發(fā)和創(chuàng)新,才能保護?!?/p>
做專利“好玩”
“好玩”是邱則有的口頭禪,就連做專利也被邱則有形容為“好玩”。曾經有一位學者提到自己把專利保護得很好。邱則有不服氣,一晚上的時間一口氣寫了七八個專利,圍攻這位學者的專利,戲劇化的是,他還把這些專利免費送給了這位學者?!俺鲇诤猛妫沧屗?,天外有天?!?/p>
有人統(tǒng)計過,邱則有平均每天申請兩項專利,這更讓人瞠目結舌。邱則有卻說,“再難的東西你把它當作娛樂,都有點樂趣?!?/p>
話說得輕松,這背后走過的路卻不平坦。邱則有講過一個關于自己的“笑話”:1996年,邱則有剛剛創(chuàng)辦公司,要到一家華僑公司聯(lián)系業(yè)務。“我跑到那里,站到人家門口,生怕人家把我趕出來?!辈簧朴趹甑那駝t有那天在公司門口躊躇了半個小時,最終決定打道回府?!翱磥碜鰳I(yè)務真不行,我還得做技術……”發(fā)現(xiàn)自己的長處和短板之后,邱則有的路越走越遠。
做專利的路走起來讓人興奮。邱則有總結自己做專利的過程,就是一個“感到自己特別笨”的過程和“從痛苦到輕松不斷刺激的過程”?!捌鋵嵞阒R面不夠的時候才笨,當你越來越聰明的時候,才發(fā)現(xiàn)前面怎么那么笨,不斷的發(fā)現(xiàn)自己笨,才上了一個層次”?!凹夹g攻破不了的時候,很痛苦,先放一放,說不定一下靈感就來了,一下就突破了,當一個個不懂的問題被客服,一個個難關被攻破的時候,你覺得上了一個臺階,當你一層一層進入更高的境界以后,就覺得越來越輕松,從痛苦到輕松,是一個不斷刺激的過程,這種刺激讓你越來越有成就感,思路越來越清晰,越來越開闊,當你的知識面越來越寬的時候,你可以把所有的難題都不當難題了,就很容易,就到了一個自由王國。”
“讀大學沒有用的”
邱則有年少時候的夢想是擁有一臺拖拉機,但這卻是一個與母親有關的苦澀的夢想。
30多年前,當邱則有還在讀高中的時候,他的母親病重。有一次,母親去鎮(zhèn)上看病,病痛折磨得母親走不了路,沒法回家。“那個時候,我們已經爬上了一臺拖拉機,鄉(xiāng)里唯一的一臺拖拉機,但是卻被趕下來了?!苯^望中,十四五歲的少年拼勁全身的力氣背起母親,回家?;丶液蟛痪茫赣H便去世了?!拔夷莻€時候就想,我要買個拖拉機就好了。我一定要有一臺拖拉機?!鼻駝t有說,正是從那個時候起,他開始努力,努力去比別人做得更多,做得更好。
少年失恃的邱則有,在高中時候老師的嚴加管教下,在競爭中脫穎而出,1980年順利考入遼寧建筑工程學院。邱則有至今記得大學第一節(jié)課時候的情形,一位叫鐵大武的老師站在講臺上對學生們說:“你們讀大學沒有用的”?!爱敃r我就一下掉到涼水了一樣,我坐40個小時的車,從漣源到沈陽去讀書,我好不容易從農村跳出來。你告訴我讀書是沒有用的。那時候考個大學可不容易?!?/p>
但是老師接下來的話之于邱則有,不亞于醍醐灌頂:“大學讀四年,在你以后的人生中,能夠用的能超過1%就不錯了,更多的是你在大學里學會的學習方法,學會自學的方法,這樣你就可以不斷接受新知識,得到更多的經驗,這樣你就成功了”。邱則有將老師的這番話形容為“一驚一乍”,然而正是這“一驚一乍”,讓邱則有開悟了,“我在大學里拼命的讀書,把圖書館里幾百種雜志一期一期全部看透,知識面拓展很快。后來我讀什么書都快,思維也快,都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,這對我整個人生都收益無窮?!?/p>
畢業(yè)的時候,邱則有專門求教鐵老師,畢業(yè)后該怎么做。老師送給他兩個字:“適應”?!斑m應,盡快去適應,不要以為讀了兩本書就不得了了,適應社會,適應單位,適應同事,你才能生存下去,不要與社會格格不入。”邱則有懷揣著“適應”走出校門,走向社會。
“我努力,比別人做的更多”,回想起剛剛步入社會時的情形,邱則有這樣總結道:“在每個月工資只有幾十塊錢的時候,我三個月的獎金就有2700多。結婚時候,彩電、冰箱、洗衣機、收錄機一應俱全,我們大院上萬人都沒有的。”而工作兩年便拿了國家星火科技一等獎,也足見邱則有的努力,同一年,邱則有評上中級職稱,并且在20幾歲的年紀,破格評上高級職稱,那個時候,同年齡段的同事,連中級職稱都沒評上?!皽y評的時候我群眾打分第一名,領導打分也是第一名,沒有他們的關心支持,就沒有我的今天?!?/p>
“培養(yǎng)一批在國際上受人尊重的企業(yè)”
邱則有很忙。他要管理自己的企業(yè),要經常外出給不同的企業(yè)講課,要幫助不同的企業(yè)制定專利保護戰(zhàn)略,目前他還接受湘潭的邀請,開始做城市創(chuàng)業(yè)產業(yè)聯(lián)盟。但他忙而不亂,在做好自己的同時,他要幫助一批中國企業(yè)成為國際上受人尊重的企業(yè)?!翱赡苁?a href="http://www.zgwsc88.cn/index.php?c=tags&id=2512" target="_self">湖南人的緣故,總是心憂天下?!?/p>
他一手創(chuàng)立的妙盛企業(yè)孵化港致力于搭建中國企業(yè)走向世界的平臺,成立不到兩年的時間,已經有3家企業(yè)成功上市。
一流企業(yè)做標準,二流企業(yè)做品牌,三流企業(yè)做產品。邱則有以美國高通公司為例,“他把全世界的通信,大量的核心技術做成了專利,做成了標準,把標準和專利結合是最高的境界。”
中國的核心專利很少,能夠制定標準的企業(yè)更少?!拔野褜@龅綐O致,做到這個程度,很有經驗了,我們能做專利戰(zhàn)略。很多企業(yè)聽完我的課后找我做專利戰(zhàn)略。他們做研發(fā),我們做戰(zhàn)略,這個要做成產業(yè),服務中國每個行業(yè)排在前三位的企業(yè),未來十年中,中國有一批頂級企業(yè),做知識產權,成為國際上受人尊重的企業(yè)。美國貿易代表團講我們是小偷,我們說他們是強盜,人家已經告別了強盜,我們不能一直做小偷。這是民族之魂?!薄拔覀冇袔资畟€行業(yè)受人尊重的話,國家才受人尊敬